王传宝,王传宝讲师,王传宝联系方式,王传宝培训师-【讲师网】
经济学家中的段子手;经济学家;投融资专家;产业研究专家;规划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王传宝:新趋势、新机遇与新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与银行应对
2021-11-21 2082
对象
相关需求者
目的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怎么干,本课程解读碳达峰、碳中和及其冲击,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与银行应对。培训内容注重解疑答惑,主动应对疫情影响,帮助银行决策,更好地助推工作。讲座“有理、有趣、有料、有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员可以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进而知道未来的必然。
内容

新趋势、新机遇与新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与银行应对

王传宝  教授


培训目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怎么干,本课程解读碳达峰、碳中和及其冲击,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与银行应对。培训内容注重解疑答惑,主动应对疫情影响,帮助银行决策,更好地助推工作。讲座“有理、有趣、有料、有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员可以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进而知道未来的必然。



第一模块 碳达峰、碳中和及其影响


第一模块课纲: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行动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1、碳中和的深远意义

2、“绿天鹅”来袭:碳中和目标将重构产业结构

3、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4、什么是碳账户、绿色账户

5、什么是气候变化税

6、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

7、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行动

——全球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共识和目标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达峰情况

——世界主要经济体碳排放峰值

8、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二、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在行动

1、碳达峰的中国承诺

2、“十四五”规划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

3、中国碳排放规模与地域差异性

4、中国碳排放达峰路径与峰值水平预测

5、中国各行业碳达峰情景预测

——工业碳达峰预测

——电力行业碳达峰预测

——交通部门碳达峰预测

——农业碳达峰预测

——建筑业碳达峰预测

6、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

——提出三点建议

——强调,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会上,强调,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7、《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解读

8、《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解读

9、“绿天鹅”风险却比“黑天鹅”风险更高阶——为什么拉闸限电: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


三、碳达峰、碳中和对各产业的影响与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趋势

1、受碳达峰、碳中和影响最大的产业有哪些?

——从欧盟碳交易看我国碳中和的投资机会

2、我国各高碳排放产业如何应对碳达峰、碳中和?

——建筑业、钢铁产业、电解铝产业、水泥产业、电力产业

3、我国电力产业如何应对碳达峰、碳中和?

4、“风光+大电网”也将是电力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然技术方案

5、电力行业注定是碳中和的重点行业

6、电力行业碳中和的实施方式及我国电力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

7、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碳达峰、碳中和?

8、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家碳市场方面的政策法规

——有什么障碍?如何应对


四、ESG作为业落实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抓手,银行如何应对

1、什么是ESG

——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

2、ESG作为落实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抓手

——“双碳”将企业的环境责任法律化,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和强制执行的标准。根据欧洲经验,政府会通过立法明确企业的减碳责任,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我国也将陆续出台减碳政策和法律,原本自愿的减排行为变成了法律义务,具有了普适性和强制性。

3、环境责任是ESG中最高级的责任,承担环境责任将带动企业更加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责任。

——“双碳”以国家强制力要求所有企业承担最高级的环境责任

4、从企业层面理解ESG

5、ESG的三个因素(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 )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被广泛用来衡量企业的可持续性和道德影响,并且成为投资的重要参考。

6、监管标准和交易所ESG披露要求也在推动企业关注ESG

——2019年香港联交所正式发布新版ESG指引(《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在ESG管治、披露责任、关键绩效指标等方面做出了修订和新增。

同时,海外的MSCI和富时罗素也有成熟的ESG评级体系,方便有ESG投资指引的资金选择标的。

——具体的责任报告披露准则由社科院、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发布。

7、中国的相关政策将逐渐出台

——早在2016年,中国证监会出台政策,要求重点碳排放行业的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碳排放情况。

——随着各部委“双碳”政策和有关法律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将披露碳排放信息,并履行减排义务。

8、碳排放表可能与企业三大财务报表并列,成为政府、企业管理者、投资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能看到的第四张报表,倒逼企业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加速绿色发展转型。这既是ESG投资理念推广普及的基础,也是实现“30·60”目标的必要举措。

9、上市公司逐渐重视ESG信息披露,积极倡导ESG管理理念与实践,改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企业融资拓宽渠道。

10、ESG助力企业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作用

——ESG投资理念大规模推广应用,则为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和企业参与三次分配提供了制度保障。当资本完成从只关注财务利润到盈利能力与ESG并重的转型,企业管理层会投入更多资源增加员工福利,支持扶贫事业,以满足ESG要求,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有利于优化劳资分配比例,释放三次分配潜能,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11、银行应对:ESG与绿色银行


 SHAPE  \* MERGEFORMAT







 

 

 

 

 

 

 

 

 

 

 

 






第二模块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二模块课纲

一、大机遇:“碳达峰、碳中和”带给商业银行的机遇

1、“碳达峰、碳中和”过程将创造大量投融资需求

2、现阶段企业在清洁能源利用开发、节能减排方面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仍然是绿色金融市场的主力,在信贷支持和风险防范方面具备优势

3、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不断创新


二、大挑战:“碳达峰、碳中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仍不完善、相关标准尚未统一

2、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完善

3、商业银行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风险


三、大应对:商业银行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调整

2、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

3、调整信贷资源配置,创新产品和服务

4、内外部齐减排,助力达成“碳中和”目标

5、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参与碳交易





第三模块  “绿色银行”路径及政策建议


第三模块课纲

一、绿色信贷业务布局与“零售银行”定位的冲突与协调

1、目前“最绿色的银行”有哪些?

2、我们所熟知的银行行业首选标的的绿色信贷发展并不处在领先地位,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标的定位是“零售银行”,但是我们现在采用的绿色贷款标准仅涵盖对公贷款。

3、梳理国内外商业银行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信贷产品可见,国内绿色信贷产品品类有限,且主要针对企业贷款而零售产品较少

4、从本质上看,产品的丰富程度取决于绿色标准的范围广度,目前国内的绿色信贷目录尚不包含零售产品

5、预计未来零售绿色信贷产品(如节能型住房贷款、绿色信用卡、低排放汽车贷款)的增长空间可期,有望推高绿贷规模增速


二、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角度分析绿色信贷相关痛点以及政策建议

1、银行商业化运营角度:绿色信贷成本收益分析不够完善,商业可持续性较弱,占用资本且难以盘活

(1)痛点

1)绿色贷款承载一定的隐性成本、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更为消耗资本金

2)实际上大部分绿色贷款项目具有公益性质和民生改善类性质,不作为银行或是企业的盈利抓手

3)既然碳中和时间线已经确立,我企业推进绿色转型的力度将明显加大。

4)对于银行而言,向前看,绿色信贷的商业激励可以从两方面确立:

——贷款收益方面,建立完善的碳核算系统以真实反映绿色项目的收益;——资本消耗方面,降低绿色信贷资本占用,赋予银行手段盘活长期限绿色信贷资产

(2)政策建议

1)通过设立成熟碳核算、碳定价机制,将环境效益反映在贷款收益率上

2)降低资本占用,盘活信贷资产

——考虑适当降低绿色信贷的风险资产权重,降低资本占用

——灵活使用ABS盘活绿色信贷资产

2、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期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以及绿色信贷国际标准的统一

(1)企业端:企业披露信息不全面,银行将环境风险纳入风险评估体系受阻,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不足

(2)国际上对于绿色信贷尚无统一标准或者权威的统计数据库

(3)期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以及绿色信贷国际标准的统一


三、绿色银行契合轻资本转型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X变量

1、绿色债券:表内参与绿色债券投资/发行绿债/承销绿债

(1)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可直接进行绿色债券投资

(2)商业银行可以作为发行各类绿色债券的主体

——发行绿色债券能够为银行参与绿色金融补充资本,增强绿色业务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各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规模差距较为悬殊,发行份额向头部集中

——在承销端,2019年商业银行债券承销规模与上榜家数总体大幅落后于券商

2、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ESG产品,参与ESG投资

——ESG主题投资策略强调企业管理、社会责任与环境友好,能够规避环境污染严重、内部管理混乱的企业,对风险控制与绩效提升都有正向影响

——由于ESG投资理念在国内尚未成为主流,投资者对ESG理财产品存在认知壁垒,特别是个人投资者通常更为关心到期收益率,对ESG投资长期价值缺乏了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ESG产品的推广速度

——向前看,银行在ESG理财产品推广策略中应重视投资者教育,强调碳中和目标所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

3、银行投贷联动,助力PE/VC鼓励科技创新

1)自设子公司模式

2)“银行+风投机构”模式

3)“贷款+认股权/期权”模式

4、参与碳交易,扩充中收来源

5、商业银行在碳交易市场中的参与形式主要有三种

1)提供金融基础设施

2)促进资金融通

3)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碳排放交易咨询、代客理财等服务,有利于提升碳排放交易市场规范水平与专业度

6、目前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的主要方式是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碳金融产品包括:

1) 碳质押贷款

2)发行、承销碳债券等现货金融产品

3)提供其他金融工具,如结构性存款等

7、碳资产管理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作为主体亲自参与碳资产管理服务尚处探索阶段。

——此类业务风险与机遇并存,其高回报与较高的投资风险相伴而生,对商业银行的投资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

——典型的商业银行碳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有如下两种:

(1)撮合企业与第三方机构进行碳金融工具交易并提供资产管理咨询与服务

(2)发行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

8、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碳交易相关业务,预计将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以下两方面影响:

(1)形成存款资金

(2)提升中间收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佛山站 fs.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