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巴巴集团一则人事变动令人关注:阿里集团COO逍遥子张勇取代陆兆禧,成为新一任CEO,5月10日完成交接。
这信息看去有些突然,表面上,业绩如此美好,好像没什么换帅理由。但从交接最后期限看,阿里一定早有准备。我能想到几个关键要点是:
1、2014年春天,张勇突然接替陆兆禧,全面负责阿里无线;
2、2015年春天,俞永福突然接替陆兆禧,全面负责高德,并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老大。其中耐人寻味的是,宣布这项任命的,不是董事局主席马云或CEO陆兆禧,而是COO张勇。如果那时没有确定张勇职务变动,这不符合一家上市公司的正常流程。直觉告诉我,阿里将进行人事调整,逍遥子要出线;
3、马云对2014年的整体表现不满意,取消全员发放红包。这在经历了一个辉煌的IPO年份之后,是一次不寻常的信号。
一定会有人将变动归于阿里内部公司政治。早在张勇接管无线时,就有人说马云对老陆不满意,还吵过架。但在我看来,即使有竞争,也绝非公司政治结果,一定有马云多年的考量。
如果你回溯马云风格,尤其宏观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或其他关键时间窗口之前,你会发现,他跟中国任正非一样,往往在日子最好过的时候,总怀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只是他不像任正非那样说“春天”与“冬天”的轮回而已。
针对CEO职务调整,马云写了一封信,《这是年轻人的时代!!》,标题与感叹号传递出某种期望。他强调,这是一种文化传承:60后管理层淡出一线,70后管理层走向前台,80后已成公司最大主力。阿里90后竟然也有3000多人,几乎超过许多中型互联网企业的总人数。伴随60后陆兆禧卸任,王坚、王帅等阿里多名老将,也将卸去现有职务,将责任交给70后或80后。
你能觉察到马云与阿里身上的一种时间意识。过去多年,马云几乎每过一段,都会谈及“年轻人”,我简单统计了一下,大约有100多次。公众应该还记得,马云在2年前就说自己已经“老了”
陆兆禧出生在1969年,恰好是尾巴头上。你可能会怀疑阿里的人才梯度设置是否缺乏弹性,毕竟不能以年代人为区隔。
但在我看来,这是互联网行业一种宿命般的规律。这个行业的时间,比其他行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有着更大的密度。同样的一年,当传统行业的人抱怨自己经常加班时,他们没有看到,互联网那个行业的人们,一直在加速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加班”这个词几乎成了标配与底色。他们一年当成几年过。我的朋友圈里,深夜最后的刷屏者、去吃东西的几乎,几乎全部是阿里的人。
在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中,我们能看到70甚至80多岁的企业家仍处在前台。比如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2008年11月我采访他时,他已77岁,白发苍苍;2009年年中,他重返一线担任CEO至今。而在互联网行业,年轻人的白发反而更多。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年岁不小的零售业的朋友说,跟阿里接触,怎么都是80后,还有些不适应。
你不得不承认,这个行业里确实有一种铁一般残酷的时间法则。很多时候,不是你的经验老去,精神老去,而是作为一个时代群像特征的老去,当你的经验、认知、洞察力获得巨大突破时,往往意味着,你的行动力正渐渐老去。
它让我想起一位历史学家的话:如果你在30岁前没有成为出色的诗人,30岁后,就不要再写诗了。这里面就有一种想象力、认知、实践与行动的博弈。在互联网业充满了无数的想象,但是实践、行动、执行总是先于许多理性的认知。去年我写过一篇《互联网大佬为何不读书》,就分析了这个行业里知识更新的速度,赶不上梦想的号召,赶不上行动与实践带来的强大效应。当一个开始写书的时候,他已经老了。因为他总结的是过去的经验,而互联网总是面向未来。
60后的陆兆禧与70后的张勇之间不会存在一条真正的时间界河。但当人事变动公布时,我更愿相信,这是马云在阿里文化、价值观传承上的不妥协,不纠结,不苟且。当然,这里面,也有他一贯以来的强烈危机感。
马云很早就设计了人才梯度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人的航道,并确立为一种制度形式,带有刚性特征。
比如新人入职,都有严格培训,让高管或老员工分享经验,传承文化与历史,培养认同,塑造价值观。技能上,有罗汉堂培养基地,以情境化的方式启发思考,激发行动与执行力;侠客行则侧重管理经验传承,赛马会侧重内部项目竞赛。更有许多企业不愿公开谈及的接班人计划。12年前,阿里就开始对每一个岗位进行“接班人”培训计划,将文化、价值观及团队合作纳入员工业绩考核,2012年开始落实领导群体年轻化工作。至于曾引发巨大关注的合伙人制度,则自2010年始,18罗汉辞去“创始人”身份,启动合伙人制度,这不但是阿里在文化、价值观上的保障,也是公司未来决策、管理的制度设计。
一个公司总有一种个性的气质。你能看到,无论面孔菜色还是雍容,许多阿里人总有一种鸡血般的热情。在我所接触的企业人中,阿里人可能是直白谈论价值观最多的群体。不熟悉的人,起初会觉得很假,之后会体会到这是渗透在他们工作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几万人的阿里,素以创新与执行力出名,没有这层制度设计,简直难以想象的。
互联网从业人员年轻化特征,决定着具体互联网公司的管理、人才、组织架构的设计。许多互联网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很早在制度上有所规划,以求为年轻人打破天花板。比如,一些搞内部创业,更多是通过摊大饼的形式创造上升通道。这类效果不但不明显,反而会浪费巨大资源,导致公司形成官僚气氛。因为,链接他们的不是文化纽带,传递的不是文化,而是通过人为的岗位设计,为人才开拓出路,这种属于摊大饼,行之不远便会触礁。
要知道,互联网业比其他行业更具有文化离心倾向,没有一种制度设计,持之以恒的灌输,并且将它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侧重人与人格的提升,互联网企业一定会比传统行业更早碰到人才与组织管理的难题。最多的尴尬是,不是人才少,而是面对一大帮牛逼的人才,你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横向重复拓展业务,创造出路不会有多大意义,互联网企业只能通过文化与愿景的召唤,通过残酷的时间序列,给年轻人创造上升的通道。这里面一定会有人做出巨大牺牲。
阿里的动向,一定会引发更多互联网企业关注,并波及其他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层面。我相信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们会有类似的思考。张瑞敏、王健林们也会有同样的思考。过去“接班人”话题在大众传媒上一度很热,那其实正是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换。
阿里的动向,迎合了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它或许将引发其他企业追随,为新一代年轻人走向社会前台创造更大的声量与效应。这忽然让我想起昨日李克强总理跑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事,他强调了青年人的价值。我觉得阿里昨晚的人事调整,与此异曲同工。这应该政府决策层、企业决策层对于一个时代集体无意识的迎合。
不过,马云讴歌年轻人的价值,背后一定也有更多产业考量。在互联网人培训人士刘秀光看来,这也是阿里危机感与机遇期的信号。
阿里已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上。IPO释放出巨大的效应,阿里的影响力已早已触达全球。许多区域国家的领导人都将马云视为座上宾。你能感受到,这里面渲染是互联网行业在全球范围的创新价值。
但这也等于给阿里戴上了一副“金手铐”。作为全球互联网巨头之一,你能否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这个不但需要马云的情怀,更需要阿里在微观经济生活里的革新。IPO前后,马云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强调社会责任,他知道,阿里的一举一动,带来的效应,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样子了。
经过16年的发展,阿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2015年的阿里,必须给予外界确立新的信心,那就是它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巨大的创新能力。这个不但事关阿里上市公司股价,也事关阿里集团未来的命运。
斯坦福大学教授沙伊·伯恩斯坦曾追踪近2000家上市科技公司,最后给出这样一个数字:公司上市之后创新能力会下降40%。
过去几个月,阿里经历了诸多风波,尤其是来自各种监管部门甚至大众层面的评判。在我看来,这都是阿里微观业务层面面临创新困境的反映。当它的平台交易体量达到万亿规模后,已足以影响区域经济,甚至左右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命运。阿里的生态是很强大,但是,阿里的土壤,目前仍建立平台商户数量增加驱动增长的基础之上,若不能发展处更深的服务驱动模式,它一定会比其他同行更早遇到天花板。
马云在IPO、去年双十一、双十二都曾间接提到这一问题。他不断渲染IT到DT的转变,不断强调大数据时代,各种智慧行业的愿景,你就能体会到阿里在国际化、垂直化、无线化、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输出等方面的快速布局,都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而马云北京员工大会上的最新讲话,其实更是一个关键信号。服务的人群放大两倍,马云是在传递,阿里必须有更广的国际视野;强调7大板块业务,尤其是北京的互联网业务,传递出阿里深耕中国、加速拥抱实体经济的信号。
这一切,对于管理与人才会有新的要求:一是国际视野;二是更快更强的学习能力,掌握更多新的技能与管理工具;三、深入线下,强化落地的精神;四、与整个社会融入一体的文化精神。
这种诉求其实正是迎合着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不打破人才天花板,阿里的重启战略,不太可能会实现。阿里的新一轮成长空间的打开,也会延迟。
2015年5月7日的换帅,70后逍遥子取代60后陆兆禧,走向前台,不是建立在界限明晰的时间界河上,但它一定有马云与阿里深深的危机感。我从中体会到,阿里正一面扎入现实,一面将自身置于一个国际化的舞台。这不仅是阿里的转型,也是中国互联网业打开视野、迈向成熟新一步,更是第二大经济体的融合经济模式撬动全球的微观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