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自11年3月1日实施至今,对规范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其规定在2013年底完成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的认证,2015年底完成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企业的认证。目前离截止日期不到一个月,不知那些“无证企业”有何打算?
我们先回顾下新版GMP“新”在哪里?
新版GMP强调“安全、有效、质量”的药品监管原则系统。其修订紧紧围绕该原则,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分别为“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质量职责”“细化了软件管理要求”“借鉴国际先进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安全保障措施”。
国家为何出台新版GMP?
我国医药产业以仿制药为主,其数量约是日本、印度的20倍左右,一直存在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的问题,用“多小散乱差”来形容目前的行业状态并不为过。药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问题,近期食药总局监管力度的加大,使尘封多年的药品质量问题浮出水面,由此可见一斑。科技含量高的技术环节竟然造假不断,可想而知,制药车间生产状态更是不容乐观。国家自新版GMP实施以来,通过飞行检查的方式已经撤回上百件GMP证书,这也证实了我国制药企业“硬件”和“软件”均有待提升的客观状态,与此同时,新版GMP的实施也有助于制药企业“精兵简政。”
企业认证新版GMP所付出的“代价”
制药企业想不想继续生产了?想。这是毋庸置疑的答案,而就在这一个“想”字的背后,所承担的可是不小的经济压力。新版GMP要求“硬件、软件”均需达到认证水平,让我们来看看企业需要在哪些地方砸钱吧!在“硬件”方面,首先你的厂房需满足要求,你的生产设备要足够先进,甚至温湿度、静压差、照明、通风等条件均需达到新版GMP要求。这一全套硬件建设完毕,就是成百上千万的投入,而我们的企业每年的收入、利润又能有多少呢!我国中小型制药企业占制药行业的比例较大,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弱、资金回收慢一直是软肋,再加上如此巨大的投资,其命运如何,令人堪忧。“软件”方面,新版GMP着重强调对质量管理的标准提升,这样势必会带来管理费用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成本的提高,比如招聘一个质量管理人员,在旧版GMP的状态下,专科文凭也许就可以了,而现在你至少需要一名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还得进行培训,这一轮改造升级后,成本至少增加600%~800%。而这些中小型制药企业往往存在流动资金少、银行贷款能力弱、政府资助不足等弱势,如何在此次认证过程中存活下来,实在令人堪忧。
“无证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
有些企业规模不大,手中却攥着产值较高的产品,靠着几个品种维持并运转着,新版GMP的认证对这类盈利性企业可能会产生关乎其存亡的威胁。可以赚钱却没有能力完成认证,随着认证时间即将到期,这类企业即将成为“无证企业”。而近期许多企业被收回GMP证书,也将短期成为“无证企业”。不论是没有资金进行新版GMP认证,还是证书被飞行检查撤回,都体现了这些企业没有能力在新版GMP环境下经营的现实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无证企业”在2016年之后如何发展呢?小编认为,企业并购重组可能是一条出路。小企业依靠手中优质产品批文作为筹码从而被大型企业收购,这已经成为全球资源整合的一种方式,国内如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已完成多家小型企业的收购。国家局的态度其实已经比较明朗,中小型企业不能再抱着侥幸的心理和态度,早作打算才不致被跨年的钟声所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