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企业开展进行PMC管理工作时,其中对于生产计划管理的生产能力确定是必须要十分重视的,因为只有做好了相关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实现精益生产。
工厂企业进行生产能力确定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做好相关工作,那么就会经常性的出现生产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导致生产计划混乱,更为严重的会引起设备超负荷运作,从而导致设备故障,导致后续一系列的停工停产,无法准时交付等等问题。
企业生产能力确定,包括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核定,还要进一步加以综合平衡,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也称综合生产能力。综合平衡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能力综合;二是查明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对基本生产部门的配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PMC生产计划管理中,当各个基本生产车间(或生产环节)之间的能力不一致时,整个基本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通常按主导的生产环节来核定。
主导环节一般是指产品生产的主要工艺加工环节,当企业的主导生产环节同时有几个时,如果它们之间的能力不一致,它们之间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定,则应当同上级主管部门结合起来研究,主要根据今后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
如果该产品需要量大,则可以按较高能力的主导生产环节来定,其他能力不足的环节,可以组织外部生产协作或进行技术改造来解决。否则,可以按薄弱环节的能力来核定。对于能力富裕的环节,可以将多余的设备调出,或者可以较长期接受外协订货。
当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与辅助生产部门的能力不一致时,一般地说,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应当按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来定。
查定、验算辅助、附属部门的生产能力还是必要的。如果辅助生产部门能力低于基本生产部门能力,要采取措施,提高其供应和服务能力,以保证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要采取相应措施,使富裕的辅助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计算辅助生产环节能力的方法原理同基本生产环节的能力计算一样。企业中有时常用概略验算的方法来检查它们对基本生产部门的保证程度。
工厂企业的PMC管理部门在明确企业的生产能力后,就可以以此为基准,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制定相关的生产计划内容,而生产管理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企业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内部的生产作业计划
这就是把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是年度分季)具体分解(一般是按月编制),并进一步规定车间、工段、班组在短时期内(月、旬、周等)的具体生产任务。
2、编制生产准备计划
根据生产作业计划任务,规定原材料和外协件的供应、设备维修和工具准备、技术文件的准备、劳动力的调配等生产准备工作要求,以保障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
3、进行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核算和平衡
这就是要使生产任务在生产能力方面得到落实,并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4、日常生产派工
这就是依据工段和班组的作业计划任务,在更短的时间内具体安排每个工作地和工人的生产任务和进度,做好作业前准备,下达生产指令,使作业计划任务开始执行。
5、制定或修改期量标准
这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所依据的一些定额和标准资料,需要首先加以确定。有关这些标准的制定或修改,也是作业计划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生产管理计划制定时,必须要严格按照以上五点进行操作,这样能够让设计完成后的生产计划更加符合工厂的实际生产能力状况,并且具备一定的预留空间,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进行局部弹性调整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生产计划安排。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开展PMC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