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在这里指看穿消费者本质,激发创意源泉。也就是了解消费者心理,了解消费者需求,以朋友的角度进入消费者情景,深刻感知其此刻在想什么。进而打造产品诉求点。
这是个“升级”的时代,产品升级,商业模式升级,营销方式升级,最关键的是消费者思维方式升级,了解到消费者渴了就“搬运水”的做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别说水就是水,在品牌的世界里没有真相,只有消费者认知,消费者只遵循他认为的事实。
跟事实较劲,输的只能是你自己。同样两瓶水,贴上不同的标签就有了不同价值,消费者的世界缤彩纷呈,他们更乐于为产品附加值买单,因为此刻产品是某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也是他们价值观的凝练,是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他们个性的安放。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品牌商会说“我们的产品吃一次,记一生”、“只要用了我们的产品都说好”、“了解过我们产品的没有不买的”,实际上这种说法很幼稚,产品不会讲话,不会表达,品牌拥有者要做的就是“帮助”产品把他们的话“讲出来”,让消费者知道、认识、了解、认同。生活节奏与国民GDP同步提升,我们的消费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一个个去了解产品的“内涵”。
我们的品牌追求“看山不是山”,产品本身是什么不重要,消费者认为你是什么才重要,与其说消费者为品牌买单不如说消费者是为自己的认知买单,较之于对消费者进行说教教育不如依着消费者的意思走,使产品诉求点与消费者原本认知吻合,这对于品牌推广和消费者认可两不误。
品牌要沟通消费者潜意识。与他们的情感产生共鸣。曾有这样一个游戏,主持人让丈夫蒙上眼睛,在几个少女之中摸出自己妻子的手,他们已经结婚七年了,丈夫信心满满地拉住一只手,摘下眼罩却看见妻子尴尬地站在角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要妄想消费者真正有多少认知,他们只会根据自己以为的认知行动,购买行为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思维的惯性,根据潜意识做出的判断,选择。
联合利华每出一个产品就卖的出奇好,是他们的产品有多好吗?不一定,可凭着“联合利华”这个品牌背书,他们就能卖的好。在一定意义上产品已经不重要了,在市面上不缺洗发水的情况下,清扬照样一炮走红。同样的产品,倘若出于小作坊,消费者一般自动屏蔽,如果出于大厂家,消费者会好奇,甚至以玩味、崇拜的态度购买。同样的例子还有别克出于上海通用汽车、飘柔出于宝洁公司、金六福出于五粮液公司。
这些事实说明产品本身的作用已经弱化,品牌优势日渐凸显出来。品牌可以影响消费者态度。与其大肆铺开产品线不如专心致志打造品牌,当品牌在市场上具有力量的时候再发展产品,对于企业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