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瑕,吴瑕讲师,吴瑕联系方式,吴瑕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企业融资和财务管理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吴瑕: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逆势大涨是必然 
2016-01-20 39602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与2013年前瞻》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329起,比2011年的207起增加122起,同比59%海外并购达到652亿美元,同比增长54%。这组数据的发布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什么低迷的全球经济却带来了中企海外并购逆势大涨?笔者认为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逆势大涨是必然!

一、良好的海外并购条件

首先,欧债危机削弱了资本和信贷市场的稳定性以及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严重伤害了欧洲银行系统的放贷功能,导致企业信贷资源奇缺,成本高昂,大量企业破产或经营陷入困境。这些企业重组意愿强烈,资产价格下降,形成并购的买方市场,诸如三一重工收购的德国水泥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公司、光明乳业收购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公司在此之前,中国企业想并购上述企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些国家的政府也降低了外资的准入门槛,实施了吸引外资的政策,这给我国的海外并购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次,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欧元对主要货币处于贬值状态,对美元贬值7.18%,对人民币贬值9.93%,这进一步降低了中国企业收购国外先进技术企业的市场风险。 

从短期看,欧债危机引发的欧美企业经营困难还将持续,海外并购机会较多,并购市场仍具买方市场特征。根据德国私募基金SBC—AG的研究,2012年至2016年,仅德国就将有超过11万家中小企业需要寻找买家。
    、强劲的海外并购动力

首先,海外并购是企业增长的需要。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获得当地资源和核心技术,并较为顺利地开拓国际市场,在竞争中不断取胜。促成企业从事海外并购以追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在经济增长缓慢地区中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现金流量,不仅能满足其投资需要,而且可能还会有剩余现金,以其投向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将有利于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增长。第二,在饱和的国内市场之外进行能力上的发展。跨国公司所在的地区出现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市场疲软等现象而无法容纳不断的扩张时,跨国并购就成为一种可能。第三,扩大国外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居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由于规模经济方面的原因,其费用开支可能是比较低的,中等规模的企业为了与大企业相竞争以保持国内市场份额,向海外扩张是比较好的选择。第四,为了应付全球竞争而扩大企业规模,即使是那些管理有效和技术先进的企业,也有必要扩大企业规模,这将有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取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其次,政府给力。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更有力的推动。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在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和境外投资设立企业核准时予以优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民企境外投资提供多种方式信贷支持在信息交流、领事保护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协助。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公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说明鼓励、引导民企“走出去”,国家在宏观调控、制订国内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进行国内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及国内配套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和境外投资设立企业核准时予以优先支持。在财税金融方面,国家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现行专项政策的作用,积极落实好企业境外缴纳所得税税额抵免政策,鼓励国内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提供多种方式信贷支持。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优先提供投资咨询、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投资保险等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服务。为鼓励、引导民企“走出去”,中国政府还将在信息交流、领事保护、人员出入境、外派人员审批、进出口经营权登记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协助,在政府及政府部门间的双多边合作机制下予以重点推动和支持。

再次,形式所迫。国内宏观形势的变化加速了中国大陆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宏观形势的变化大大减弱了大陆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欧债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下滑,国内企业经营难度加大,风险不断上升2012年中国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活动也因此大幅减速产能过剩、市场疲软导致投资机会缺乏宏观形势变化迫使国内企业投资海外。

最后,民企海外并购大军悄然形成。中国企业渴望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期待化解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这些因素成为企业海外并购的强大内在动力。因为国内市场对民营企业准入门槛高,而欧美国家对中国民营企业持开放态度并购过程阻力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活动总额在2012年令人吃惊地增长了171%。显示愈来愈多的中国民营企业正大规模地投入到海外并购行列中

“走出去”战略显成效

我国企业“走出去”一路高歌猛进。从2000年正式提出企业“走出去”战略至今,我国在境外设立的各类企业已遍布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成效显著。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征程中,展现的过人胆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不仅一些一流企业分支遍布全球,而且成功运作了不少在当时看来是“蛇吞象”的并购行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堪称典范。一些具备一定市场规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兴、华为活跃的身影,这些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成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历程中的成功案例。
  中企业还开始收购一些享誉世界的品牌企业。2008年6月,当时全球排名第五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联重科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获得了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100%的股权。这次并购使得中联重科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2010年3月,吉利汽车又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无论是在品牌建设还是在技术方面,当时处于劣势的吉利拿下沃尔沃都堪称是一场“刀尖上的游戏”。事实证明,并购沃尔沃使得吉利成为一家全球型公司。
   私募“退出”添力量

  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私募股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不过,2012年我国私募股权行业整体表现却相对低迷。

  根据普华永道统计,2011年面向中国投资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募集金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2012年募集情况低于预期。人民币基金共募资20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6.16%,基金数量也从280家下降至117家。

  尽管IPO仍然是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最好的退出方式,但在2012年IPO退出数量已经显著下降,由2011年的171宗下降至98宗。其中,有70宗通过港交所退出,沪、深交易所共22宗,纽交所等其他渠道退出6家。

  其实,全球的私募基金行业整体正在进入退出期,大量积压的退出需求已经超出了IPO市场的吸收能力。未来私募基金通过并购退出和二次销售退出将更为频繁。预计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数量在2013年二季度后将有所回升,同时也将有更多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交易通过企业并购而退出。  

 另外,普华永道的报告还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329起,253起披露金额共约665亿美元,能源和电力占据最大份额。在并购交易完成金额方面,能源、金融、制造业三个行业分列前三位,其中,能源行业占比39%,居各行业之首,并购金额达到344.55亿美元。而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能源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案例数量分列前三位,分别为382、258和229起。并购地区排位第一的是北美洲,其次是欧洲

    毕马威预期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在2013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美国可能会是最热门的投资地点,加拿大、澳洲及欧盟紧随其后。根据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的最新分析,2012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共完成40宗并购交易,涉及金额111亿美元,其中高科技行业的交易最为活跃,在2012年共录得10宗。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主席冯育勤说:“除了国有企业之外,我们预期中国民营企业亦会更积极地进行并购交易。我们最新的数据显示,2012中国对美国并购交易 90%由民企发起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2012年海外并购成绩显著是必然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日益清晰、产业合并加速,2013年,中国大陆企业在海外并购交易活动将持续反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紧迫性增强,并购规模会越来越大,对国际国内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业界知名融资专家、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理事,曾任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融资研究部主任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佛山站 fs.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