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借钱为了谁?
陈竹友
12月7日,安徽奇瑞汽车公司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100亿元人民币贷款。在签约仪式上,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表示“支持奇瑞收购美国三大汽车巨头”。
李行长在结尾时留下的“话尾”,让媒体记者及业内人士兴奋不已,纷纷猜测奇瑞的下一步计划有可能收购美国汽车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
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不为中国又一个国际战略企业家的诞生而自豪,但兴奋之余、冷静之后突然有一种预感:难道在奇瑞借钱背后另有意图?
一. 奇瑞借钱为自救?
奇瑞缺钱,特别是在今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缺钱的绝不仅仅是奇瑞一家。2007年奇瑞总销售量为38万辆,其中出口11.98万辆,出口数量占总销售量的31.5%;2008年,奇瑞给自已制订的销售任务是48辆,其中出口37。5万辆。到今天为止从奇瑞公司已明确表示“完不成今年的销售任务”。自今年8月份开始,奇瑞的销量连续下滑,前三季度平均下滑8%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外销任务无法完成。奇瑞的外销市场集中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外销市场出现疲软。这对本来就没有多少现金储备的奇瑞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奇瑞自创立以来一直以低价促销的模式运营企业,据《第一财经》报道称“奇瑞汽车单车利润仅500 元。在此获100亿元授信之际,关于奇瑞现金流以及资金储备的疑惑再次浮现。”
一台轿车的利润率仅为500元,听起来好象不如一件品牌服装,但这却是事实。今年上半年,奇瑞已开始为储备金问题开始头痛。本来6月份谋求上市,但由于其股权结构等原因导致上市失败。随后又传出奇瑞与江淮互持股份的传闻,但也因交易价格等原因再次半途而废。更早时期还传出奇瑞借“巢东水泥”的壳曲线上市的故事等等。一连串的融资失败,加上市场销量下滑和自身储备金不足,看来奇瑞借钱自救的说法合情合理。
如果奇瑞借钱真是为了自救的话,又何必掩掩盖盖,还硬要加上“走出去”和“收购美国汽车业三巨头”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
如果奇瑞借钱真是为了自救的话,为什么借钱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而不是其他银行?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二. 奇瑞借钱真的是为了收购“克莱斯勒”?
前三季度,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同时发布SOSO信号,在三大汽车公司公布的数据中,福特亏损最小,但也达到了1.29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巨亏达42亿,而克莱斯勒最缺钱,声称如果在2008年底前无法获得70亿美元的援助,他们将立即倒闭。
三大汽车巨头累计欠缺资金约340亿美元之巨,本来三巨头的总裁模仿当年卡柯卡自降年薪至1美元,以唤起民众的同情和政府的支持.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国会议院提议给予三巨头140亿美元的援助,却因美国汽车业工会拒绝接受共和党议员提出的削减工资要求而最终破裂.
有可能最先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 早在去年7月,就与安徽奇瑞汽车公司签署过战略合作协议,奇瑞和克莱斯勒将在奇瑞小型车的平台上共同研发新小型车车型,由奇瑞生产,使用克莱斯勒品牌,在北美和西欧等主要国际市场销售。协议中首款贴牌生产的奇瑞A1微型轿车却在2008年12月10日由双方共同宣布停止合作。这也许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1. 金融危机背景下,克莱斯勒自身难保,战略扩张和延伸被迫中止;
2. 国际车市下滑形势严峻,奇瑞小型车投产所需要的资金无法到位。
但这两点都无法解释奇瑞向中国进出口银行借钱的理由。其一奇瑞借钱在前,
合作终止在后。如果奇瑞借钱真如尹同耀总经理和李若谷行长所说的“收购美国三巨头”或其中的克莱斯勒的话,奇瑞没必要这样做,克莱斯勒也没必要这样做。
即使奇瑞真的有意收购克莱斯勒,我认为这也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克莱斯勒当下急需的现金是70亿美元,其现有资产至少在万亿以下。如果说奇瑞以区区贷款所获得的100亿人民币(相当于美元14.5亿)就能收购克莱斯勒的话,我想连尹同耀自已都不会相信。
三. 奇瑞借钱是为了谁?
中国进出口银行并不是一家纯粹的商业银行,它隶属于国务院,主要功能定位是“外国政府贷款的主要转贷行”和“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的承贷商”。难道奇瑞的这笔贷款背后另有他因?
我们不妨“枉测”一下其中的思路:
首先,美国三大汽车巨头走上破产的边缘,而美国国会和议院的贷款援助计划无法生效,这加快了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破产步伐。
当美国政府的援助计划受阻、美国金融业又深陷危机之时,美国汽车业的资金来源已无处可寻。他们唯一能借到钱的地方是美国以外的地方,而不是美国本土。
但是,哪个国家愿意、或有实力去资助他们?唯个国家可以置自身企业于不顾去资助别人?哪个国家又愿意承担“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已”这样的骂名呢?
我们都熟悉的资本运作途径里,其中经常被使用的方法是“拆借”。美国三巨头难道不会考虑到这个方法?如果考虑到的话,奇瑞会否成为其众多“拆借”渠道之一?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奇瑞本身已经是克莱斯勒的“合作伙伴”,甚少签置过合作协议。在这个合作的背景下,奇瑞有可能成为其国外资金流通的中转站或渠道之一。
他的路径也许是这样的: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向美国政府申请贷款援助受阻;
美国政府向外国政府或银行求助;
中国进出口银行同意“拆借”,但因考虑到国内其他企业的反弹和阻力,而借道奇瑞;
由奇瑞公司出面借款,然后转移至克莱斯勒或其他某汽车公司。
当不同的资金透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最后集中到克莱斯勒或某一家公司时,这家美国公司就可以顺利渡过危机,至少可以应附并暂时摆脱目前的窘境。
奇瑞,你不会真是这样的吧?
作者:陈竹友,中国企业发展能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企业发展能力体系管理咨询理论创始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特聘讲师,清华大学总裁高级研修班专家讲师, 商曌管理咨询公司首席知识官总经理、CKO, 《企业成长密码》作者,著名管理咨询师、企管顾问、MBA/EMBA能力战略指定讲师。
主讲课程:《企业密码-基于企业发展能力的基因战略》、《企业基因战略-构建企业明天的竞争能力》、《执行领导力》、《团队高效执行力》、《职业经理人必备的八大能力》、《基于过程的目标与绩效管理》等。
https://www.51glzx.com